【现代快报】:智慧校园建设,觅小这所百年名校一直在路上


日前,江苏省智慧校园示范校名单公布,全省50所中小学及10所高校被认定为“江苏省智慧校园示范校”,常州共有两所小学榜上有名,其中之一便是百年名校——常州市觅渡教育集团。

现代快报讯 (通讯员 夏柏青 记者 李梦雅 张敏)日前,江苏省智慧校园示范校名单公布,全省50所中小学及10所高校被认定为“江苏省智慧校园示范校”,常州共有两所小学榜上有名,其中之一便是百年名校——常州市觅渡教育集团。

在全球信息化高速发展的当下,“智慧校园”建设成为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性创新工程。记者了解到,从2000年开始,觅渡教育集团就始终致力于智慧校园建设,从硬件环境、软件技术、学校管理、教育教学、资源服务、教师成长等各方面展开实践和探索。2015年,觅渡教育集团还曾荣获苏南地区唯一的“全国教育信息化创新应用先锋学校”称号。


“互联网+”,重构集团化教学生态

觅渡教育集团目前包括觅渡校区、广化校区、冠英校区以及联盟校卜弋小学,由于各校位置相对分散,学生资源、教师资源等存在差异,如何构建公平而有质量的集团化教学生态迫在眉睫。插上互联网的翅膀,智慧教育变成了可能。

作为瞿秋白母校,觅渡教育集团拥有着强大的红色资源优势。在集团化办学的背景下,学校立足觅渡文化,利用“互联网+”的方式,对不同校区课程资源进行整合、挖掘与调配,通过信息化手段把集团资源用到实处。

据觅渡教育集团信息资源部副主任夏柏青介绍,在开展校园文化教育方面,觅渡校区和冠英校区通过互联网,进行过一场“跨时空”对话。觅渡校区“秋白讲解团”的讲解员们和冠英校区的学生们通过视频直录播的形式,让冠英学生“网游”秋白读书处。在相隔8千米的冠英校区内,学生们对觅渡文化充满了新奇,纷纷提出了想知道的问题,讲解员们一一作答。

这场时长30分钟的校园文化教育课程,让孩子们受到了“秋白精神”的浸润,也拓展了教育时空。


云端课堂,打造敞开式觅渡学院

早在2011年,觅渡教育集团就开发了基于数字化校园的数字管理办公平台。这个办公平台涉及公文流转、事务管理、学籍管理、排课、学业质量评价共8个模块30多项基本功能。通过“e管理”、“e课程”、“e课堂”三个项目的实施,开设了课程e资源、周末e学、e辅导中心、e评价中心等板块,给学生创造了课业选择性学习的良好环境,创生了教和学新的方式。2012年9月,这个平台被推广到钟楼教育系统所有学校使用,成为区域性数字化办公平台。

目前智能手机应用广泛,学生拥有手机已成常态,手机远离教学,不如服务于教学,移动学习已然可行。为了把学生碎片化的时间有效利用起来,学校在手机端打造“云端课堂”,让学生晚上在家也可以随时随地自主进行学习。

“在这个手机软件上,我们开设了学科微视频板块,里面有思维训练、思维挑战等教学视频,时长基本都在2-3分钟,就是希望孩子们在家利用碎片化的时间,也能学习到一些知识,建造一所没有围墙的觅渡学院。”夏柏青说。


脚步不停,让学习随时随地发生

目前觅渡教育集团三个校区共有5000多名学生,每到走班选修课程报名时,不少学生和家长都反映要么是网络有点卡,要么是想报的课程没有报上。

为了改善这个问题,让学生兴趣与选修课程保持一致,2019年秋学期,学校推出了选修课志愿填报系统,以网络填报志愿的形式,学生可以选择10个感兴趣的课程加入志愿。如果单门课程报名人数超过限额,电脑将随机选择,如果没有成功选报第一志愿课程的,系统将根据学生填报志愿的顺序排入后续课程。

如选修课志愿填报系统一样,目前智慧校园建设已贯穿于学校一切办学过程中,渗透到方方面面。从苏南地区唯一的“全国教育信息化创新应用先锋学校”,到如今的“江苏省智慧校园示范校”,在推进智慧校园建设的路上,觅渡人从未停止过脚步。

觅渡教育集团校长吴毅在接受采访时表示,近20多年来,觅渡集团教育信息化建设一直是省内外的排头兵。无论是教育信息化还是智慧校园建设,都是觅渡人教育理念前瞻性的追求。

“未来我们将始终紧扣教育教学活动的智能化和信息化开展,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,实现我想学、我要学,让学习无处不在、随时随地。”吴毅说。


转载于现代快报:http://www.xdkb.net/p1/92117.html